进军海岸线丨智慧港口货运 全球5G智能科技风情
央视唐山讯11月5日讯(记者李耀见习记者阿世存)上午9时00分,晨雾像一层轻纱一样覆盖了渤海湾。朦胧的雾气中,唐山港京唐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呈现出独特的景象:80多米高的岸吊从晨雾中探出头来,像一只沉默的铁兽,精准地叼起集装箱,整齐地放在没有标志的平板车上。整个过程顺利、顺利。
多艘货船停靠在港口装卸(总台央视记者李耀摄)
作为世界第二大港口,今天的唐山港以“科技风范”定义了海洋经济的智慧。一大早,记者走进充满科技美感的无人集装箱码头,亲身感受智慧港口的科技脉搏。
当登上“济源龙85”集装箱时,海雾渐渐散去。班轮于当天下午离开港口并前往广州南沙港。站在驾驶舱外机翼的两层甲板上,海风迎面吹来,带着咸咸的味道,码头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以前,卡车工人休息或转运期间无法进行货物装卸,京唐港区25号全自动泊位后,停泊在港口的货船可在24小时内不间断装卸,提高了工作效率。”济源龙85船大副吴润洲指着面前的一排集装箱说道。
先驱者从邮轮甲板俯瞰港口(总台央视记者李耀摄)
回到港口,无人运输车按照预定路线平稳行驶,负责岸边和堆场之间的集装箱搬运。它们没有驾驶舱,依靠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来感知环境。他们可以准确判断200米的障碍物制动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我们现在所在的25号泊位是河北省第一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河北港口集团唐港集团金塘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雷告诉记者,除了25辆无人值守运输车辆外,码头还有另外两支“主力”——4台自动化岸桥和9座全自动场桥。三种“主力”同时工作,大大提高效率。今年前三季度,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
无人平板运输车(总台央视记者 李耀 摄)
大家一定很好奇,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智能终端是如何实现高效运行的呢?就应该提到其背后的“智能大脑”。
智能终端控制中心中控室和远程控制室r、屏幕上实时显示各种数据——船舶船舶状态、集装箱装卸进度、设备运行状态等。处理“大脑”发送来的信息。刘磊告诉记者。
智能终端控制中心(总台央视记者 李耀 摄)
通过“智慧大脑”,对岸吊、平板运输车、场桥等进行智能作业的协调和发送,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作业成本。 据了解,在1号泊位,
下午的唐山港京唐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驾驶运输车仍在阳光下有序穿梭。这些聪明的“搬运工”背后,是一张通达全球的密集航线网络。如今,这座现代化智慧港口正在“破浪”,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上一篇:钟翔:法律服务直连“现场”,保障新就业形态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